河北威县三白西瓜的“宿世此生”

  走进坐落洺河故道旁的河北省威县固献镇白果树三村,成片的瓜田铺打开来,墨绿色的瓜藤上,圆滚滚的三白西瓜错落有致装点其间,瓜农们正折腰采摘,竹筐里堆叠的瓜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瓜农司光瑞拍着一个足有二十斤重的三白西瓜,脸上漾着笑意:“你瞧这瓜,个头儿十足,切开咬一口凉丝丝、甜津津,当年皇帝吃了直夸好嘞!”

  作为“我国三白西瓜之乡”,威县的“三白西瓜”(皮白、瓤白、籽白)以其共同的质量闻名遐迩,更因承载着千年的农耕回忆与今世村庄复兴的立异实践,成为冀南大地上一颗“会讲故事”的金果子。

  威县栽培三白西瓜的前史,可追溯至宋元时期。据《威县志》记载:“宋时洺水之畔,有瓜农植异瓜,皮色乳白,瓤若霜雪,味甘如蜜,进贡汴梁,帝称‘珍品’。”到了明清,威县三白西瓜的栽培已构成规划,《顺德府志》更将其列为“府属八珍”之一。

  民间传说,此瓜种为王母娘娘所授,其传统栽培村早在宋代就建有王母娘娘庙,并取名“王母”村,近年则改称“王目”村。

  但真实让三白西瓜成为“地域符号”的,是威县共同的天然禀赋。威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土壤以潮土为主,富含钙、镁、铁等微量元素,且地下水位低、昼夜温差大。“这儿的沙壤土透气性好,白日光照足,促进糖分堆集,晚上低温,削减营养耗费,结出的瓜天然甜得朴实。”威县农业乡村局高级工程师赵旗解说说。此外,威县坚持“轮作休耕”传统——西瓜地需距离8年才干再种,防止轮作妨碍,加上施用豆饼、草木灰等有机肥,为三白西瓜的成长供给了“天然温床”。

  近年来,威县始终将三白西瓜列为“特征农业主导产业”,一场环绕“一棵瓜”的全产业链革新就此打开。

  第一步是“正名”——用认证为质量背书。2010年,“威县三白西瓜”成功经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15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逐渐进步品牌影响力。

  第二步是“提质”——用科技为种类赋能。威县活跃引进现代农业科学技能,与我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协作,展开种类改良、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能讨论研讨,进步三白西瓜的产值和质量。

  第三步是“塑形”——用文明为品牌增值。威县深挖三白西瓜的前史文脉,开设威县特产店,专设三白西瓜展区;每年举行“威县三白西瓜节”,设置“瓜王争霸赛”“吃瓜大赛”等活动,进步内涵文明动力。

  如果说品牌建造让威县三白西瓜“走出去”,那么深加工与全链营销则让它“走得远”。

  在威县高新技能产业开发区的河北循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出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新鲜三白西瓜清洗、剥皮、切块,加工成三白西瓜醋、酱、罐头号产品。“传统三白西瓜会集上市,易引起滞销,咱们经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让三白西瓜‘全年不缺席’。”公司CEO司钦学娓娓道来。

  从宋代的贡瓜到今日的“致富瓜”,从零星栽培到全产业链开展,威县三白西瓜的“宿世此生”,折射出我国农业乡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它既守住了“皮白瓤甜”的传统基因,又注入了科技、品牌、文明的立异动能;既让农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又让农耕文明的根脉得以连续。(赵国华、赵旗)

联系我们
电话:

0551-65316938

传真:

0551-65320226

邮箱:

ahqygk@163.com

地址: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