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50%节肥30%草害更少亩产千斤以上 湖北节水抗旱稻让20多万亩中低产田“逆袭”

  ●水稻的先人——野生稻,原本就能在旱地成长,对水生和旱生环境具有两层习气性,因亩产低、米质差、不好吃,一向未受重视。

  ●与一般水稻比,节水抗旱稻可节水50%,节肥30%,草害更少,亩产可达500至700公斤,为水源条件较差的中低产田带来期望。

  ●在高产区推行优质稻种类,在中低产区推行节水抗旱稻种类,适地适种,有助于把每块粮田的产值潜能发挥到最大。

  自6月3日到8月12日,武穴市大坝村没下过一场痛快雨。种粮大户叶玉明却不忧虑他的水稻缺水。稻田里,生气勃勃,叶片笔挺。下田走一圈,土壤干巴巴的,鞋不沾泥。周边稻田,有些稻株叶片显着弯曲,农户正忙着向田里抽水,生怕因为干旱耽搁收成。

  大坝村坐落荆竹水库下,耕地面积963.6亩,属沙性土壤,保水保肥才能差。本年干旱,荆竹水库蓄水少,乡民们深感焦虑。

  受水源条件约束,丘陵岗地和山区常产生季节性和区域性干旱,导致水稻减产。计算显现,全省鄂北岗地、鄂东丘陵和鄂西山区等培养水稻近500万亩,均匀单产约950斤,比江汉平原低200斤左右。

  近年来,育种专家开端培养节水抗旱稻,让水稻兼具高产优质特性和抗旱广适性。

  “水稻的先人野生稻,原本就能在旱地成长,因亩产低、米质差、不好吃,一向未受重视。”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付冬介绍,野生稻对水生和旱生环境具有两层习气性,后来人们在对其驯化过程中发现,它在水源充分的条件下,产值更高、质量更好,逐步构成习气水生的水稻。

  2003年,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培养出世界上第一个节水抗旱稻种类,完成节水抗旱杂交稻零的突破,被誉为“节水抗旱稻之父”。罗利军团队建立起世界先进的作物抗旱性研讨渠道,筛选出一批宝贵的节水抗旱稻育种资料,为国内同行研制节水抗旱稻奠定重要根底。

  罗利军是湖北咸宁人。在他的支撑与协助下,我省选育出“节优804”“琴旱优651”“旱优718”3个节水抗旱稻种类,取得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节水抗旱鉴定中心确定。

  本年初,武穴市农业乡村局提早预警,高温干旱气候时刻比较久。叶玉明遵从专业的人主张,试种黄冈市农科院选育的节水抗旱稻“节优804”。

  耕种时,叶玉明把小麦条播机开下田,像耕种小麦相同,耕种水稻。这番操作让乡民们看傻了眼。

  “这叫旱播。”黄冈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陈杰介绍,节水抗旱稻既能够像传统水稻那样育秧移栽、水种水管,也能够像小麦相同旱地直播、旱种旱管。旱种旱管不光草害少,还能省去育秧和插秧环节,每亩至少节约2到3个人工。

  耕种后,叶玉明只为稻田灌了两次水。7月下旬,因久不降雨,田间有一块高地稻叶枯黄,像秃了相同。他赶忙抽水抗旱,几天后,水稻居然妙手回春返青了。他特意把稻田抗旱前后比照图发给镇里农技专家,感叹道:“换道别的种类,干成这样必定救不活了,这旱稻种真耐造!”

  上一年,易安强在五里界大街李家店村耕种200亩撂荒坡地,田块条件差,凹凸崎岖不平,土壤又干又硬,没有水源,放在曾经底子不敢种水稻。江夏区农技推行中心向易安强引荐湖北大学选育的节水抗旱稻“琴旱优651”,武汉市农科院专家供给技术指导,稻田第一年亩产900多斤。

  湖北农发种业销售部司理熊康成介绍,上一年该公司在江汉平原复垦了20万亩撂荒地,培养“琴旱优651”,亩产到达1200斤。

  陈杰解说,节水抗旱稻根系兴旺,扎根较深,更简单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叶片有较厚角质层、较小气孔密度和叶面积,有助于削减水分蒸腾。会“喝水”又会“保水”,成长中更省水,这是节水抗旱稻显著特色。

  “更要害的是,节水抗旱稻产值很稳。”陈杰说,与一般水稻比,节水抗旱稻可节水50%,节肥30%,草害也更少,水源足够条件下,亩产可达1400斤,缺水情况下,亩产1000斤。

  专家表明,近年来,极点气候频发,干旱保持的时刻长、规模广、旱情重。各地大力整治撂荒地、改造中低产田,受水源、地势等先天要素限制,亩产几百斤,低于全省均匀单产,农户培养积极性不高。

  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讨所水稻研讨室主任朱永生指出,传统水稻培养习气洪流大肥,节水抗旱稻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具有轻简化培养、节水抗旱稳产特性,可谓中低产田专属赛道上的抱负选手。

  鄂东区域夏日气温高,秋季降雨少,水稻易受高温热害和干旱减产。黄冈市农科院使用从上海引入的节水抗旱稻母本与本地优质杂交父本杂交组配,选育出“节优804”,耐旱、耐热性强,抗稻瘟病,2021年在黄冈麻城、罗田、红安水源条件较差的田块推行,并逐步带动安徽六安、河南信阳等周边区域培养,一共推行面积超越50万亩,其间本年约20万亩。

  襄阳、随州等鄂北区域部分农户习气稻麦轮作,茬口时刻紧,小麦还没收成,就耕种水稻,稻种扎根浅,易倒伏,易受寒露风损害。湖北大学选育的“琴旱优651”耐旱,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才能强,抗寒性好,本年初经过国家审定后,在襄阳推行2000多亩,在孝感、黄陂复垦撂荒地推行近万亩,并在安徽推行了近万亩。

  湖北选育的另一个节水抗旱稻种类“旱优718”生育期比“琴旱优651”稍长,米质达行业标准优质二级,不仅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稻麦轮作区推行,还参与广西桂南晚籼组区试,习气性好,表现出色,有望于2025年扩区审定。

  节水抗旱稻仍在不断进化中。付冬团队还预备经过节水抗旱稻与优质稻杂交,改进节水抗旱稻大米的质量,让好种更好卖,进步农户培养效益。陈杰团队也开端新种类选育,期望在兼具优质和抗性根底上,育出节水抗旱再生稻种类,经过一种两收,为增产再上一道稳妥。

  “节水抗旱稻为灌溉水源缺乏的区域粮食生产供给一个新方案。”付冬说,经过在高产田推行优质稻种类,在中低产田推行节水抗旱稻种类,适地适种,有助于把每块粮田产值潜能发挥到最大,为国家粮食安全增加新动能。

  节优804:黄冈市农科院选育,2020年经过审定,湖北成功选育的首个节水抗旱稻,全生育期约114天,两年区域试验均匀亩产634.31公斤。2021年起,在黄冈麻城、罗田、红安,安徽六安、河南信阳等地培养,表现出抗稻瘟病、耐热性强的特色,总推行面积超越50万亩。

  琴旱优651:湖北大学选育,2025年经过审定,湖北首个经过国家审定的节水抗旱稻种类,全生育期113.4天,两年区试均匀亩产577.3公斤,2023年到2024年接连两年在襄阳老河口张集农场连片两千亩旱播旱管培养,表现出生育期适合、抗旱才能好、结实率高、抗倒伏才能强的特色。

  旱优718:湖北大学选育,2025年经过审定,长江中下游麦茬籼稻种类,全生育期118.5天,两年区试均匀亩产603.3公斤,米质达行业标准优质二级。2024年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演示培养,表现出生育期适合、产值好、米质优的特色。还参与了广西桂南晚籼组区试,表现出色,有望于2025年扩区审定。

联系我们
电话:

0551-65316938

传真:

0551-65320226

邮箱:

ahqygk@163.com

地址: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