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上结出“金冬瓜”黄陂“斗笠哥”把香芋生果冬瓜卖到山姆店

  11月10日,小雨中的黄陂区木兰乡桥店村,层次间是一片繁忙现象。农户们折腰高着在藤蔓之间,小心谨慎地将一个个表皮碧绿、瓜形匀称的冬瓜摘下,轻放入筐。这些外形丰满、口感共同的香芋生果冬瓜被装上卡车,驶出村庄,奔赴北京、沈阳、东莞、福州、成都等地的山姆物流中转仓。而在半年前,这片土地还仅仅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

  “9月15日一早上架,下午6点就卖光了。”武汉斗笠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浮光掠影。那天,九辆卡车满载75吨冬瓜发往山姆全国库房,上架首日就出售一空。

  “两个冬瓜19.9元,比一般冬瓜价格要高许多,顾客一买便是一箱。”刘清告知长江日报记者,这种香芋生果冬瓜耐贮存,常温下能放两三个月。

  本年4月,桥店村在木兰乡支持下,将3500亩搁置土地共同流通至村团体经济合作社。武汉木兰农业出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兰农投)与村团体签署协议,担任土地运营。随后,“斗笠哥”刘清带着他独家代理的香芋生果冬瓜种子进驻这片土地,担任八怪七喇和出售。

  “咱们将各方力气联合起来,让‘新农人’担任供给种源和八怪七喇,让合作社担任田间管理,让出售公司去对接山姆会员店等出售运营教学。我们各司其职,合力做好一件事。”木兰农投担任人说。

  香芋生果冬瓜是引入的国外新种类,价格虽不廉价,但刘清觉得,农业也要立异,应该开发既能习惯土地气候特征状况、附加值又高的产品。谈起自家的冬瓜,刘清就喋喋不休,这种冬瓜自带香芋风味,去皮后能够直接生吃,清甜多汁,煲汤后更是软糯甜美,亩产可达6000至10000斤。因其优异的口感以及独家种类,盒马鲜生、小象超市等商超、教学早在栽培初期就自动联络,签下包销协议。

  8月,山姆供应链团队屡次前来调查,从外观、口感、农残检测到栽培规划,每一项都严厉把关,终究敲定产品,订下300万斤订单。

  山姆的要求非常严厉,冬瓜个头要在1.8斤到2.8斤之间,形状规整、无损害。从地里采收的冬瓜需求一个个查看,符合条件才干发货。刘清看着面前一大片整好的土地决心满满:“下一年将持续扩产,改成吊挂栽培,品相会更好,损害也小。”

  桥店村村委会的对面,冬瓜存放在近1000平方米的库房中,库房有冷库区和分拣区,能够很好地保存果实。

  跟从刘清走进库房,七八位本地乡民正在仔细分捡冬瓜。巨细匀称共同的打包装盒预备送往商超,个头偏大或偏小的放进绿色网袋在其他教学出售。

  “因为村里青壮年根本外出打工,农田疏弃严峻。”木兰乡桥店村党支部书记段华兵介绍,生果冬瓜栽培以来,日均供给80个岗位,上工的乡民一天平均能赚100元,全年估计发放劳务费210万元。本年盘活的3500亩土地仅半年时刻就为村团体增收56万元。乡民李华东现在每个月在村里打工有3000多块钱收入,他笑着说:“现在是一箭双雕,既能打工重视,还能随时照料家里。”

  “处理撂荒地最要害的是‘保底’和‘分账’。”木兰农投相关担任人和记者说,木兰农投支付了前期的土地流通费,给乡民发“底薪”,先后施行土地平整、筑路通水、土壤改良等工程,还设立起机制,保证赚到钱后,参加的村团体、“新农人”、农人都能依照约好公平地分到收益。

  除了增收,段华兵更高兴的是村里的习尚也变了:“打牌的少了,扯皮打架的没有了,我们都在地里、库房里忙活着。村团体经济增收,还为全村一切60岁以上白叟会集购买了医疗保险。”

  现在,村里冬瓜采收已进入第五批,也是本年最终一批冬瓜。田埂里绿莹莹一片的,是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简优农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板蓝根菘菜心,也是刘清竭尽心思食物的“独家种类”。这种新式功能性蔬菜兼具蔬菜的脆甜口感和板蓝根的消炎灭菌成效,本月底行将上市,但已有不少酒店和批发商业商场前来询价。

联系我们
电话:

0551-65316938

传真:

0551-65320226

邮箱:

ahqygk@163.com

地址: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