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岸边不远处的农田里,一片生气勃勃。望着长势喜人的小麦,山西运城河津市黄村乡民侯永强脸上露出了笑脸。“每一根幼苗都来之不易。”他说。
上一年秋天,山西遭受稀有秋汛,小麦播期遍及推延。特别是汾河两岸,积水严峻,侯永强家的14亩地也无法耕种。
“原本不方案种冬小麦了,没想到政府给咱们送来了种子和地膜,还辅导咱们耕种。”侯永强说,许多乡民其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下冬小麦。本年2月底扯开地膜后,乡民们发现小麦长势比从前同期都要好。
坐落山西南部的运城市和临汾市,小麦耕种面积和产值占到全省的90%。为应对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带来的应战,开春以来,在广袤的郊野里,人们早着手、抢农时,做好田间管理、加强技能辅导,推进冬小麦促弱转壮。
制造冬小幼苗情表、分布图,挂图作战,精准辅导……春耕时节,晋南农田里不时可见农业技能专家繁忙的身影。中国农科院专家们深化运城多个县区现场答疑解惑,还录制技能关键教学片,发布了联系方式,采纳“线上联专家、线下联麦田”方式,继续盯梢处理小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技能难题。
运城市种粮大户张东东和记者说,在农技人员的辅导下,农机手作业更精准高效,眼瞅着苗情渐渐的变好,心里也结壮了许多。
在这场冬小麦促弱转壮举动中,各地农业保管安排为农人供给“保姆式”“菜单式”服务。在临汾市翼城县,当地拿出1000余万元补助资金,对34万亩小麦悉数施行农业生产单环节保管,一切麦田施行三次叶面喷肥作业。“喷三次肥,每亩地自己只需要掏6块钱。”翼城县老官庄村乡民刘彦栋说。
运城和临汾农业乡村部分担任人和记者说,经过努力,现在当地小幼苗情明显改进,已挨近从前,而且仍在向好转化,为争夺夏粮丰盈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华社太原4月23日电
0551-65316938
0551-65320226
ahqygk@163.com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